徐焰:美国对华“拆开打”伎俩势必失败

徐焰:美国对华“拆开打”伎俩势必失败
“没有共产主义党就没有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危亡时从华北依据地唱出的这一歌声,至今还是随同中华民族突起的强音。在当年战争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千百万人以从军“投八路”与推小汽车援助火线的形式颠覆黑暗的公民党反动派政权,抉择了共产主义党。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例70多年,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中共领导中华人民共和国获得的成就引人注目。
但美国一些反华反共政客偏偏歇斯底里攻打中华人民共和国共产主义党,还假惺惺地说“只反中共不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其实若追溯历史,这类“拆开来打”的伎俩由来已久,不断服务于美国称霸世界的总体策略。
思维侵掠是美政策传统
世界近现代史上的列强有着争霸的共性,但因实力与文化基因差别而手法不同。美国自1880年接替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后就踊跃向外扩张,手法却不同于沙俄、日本那种“河山掠取式帝国主义”,着重利用经济实力在他国掠夺商贸特权,并以思维文化影响扶植代理人,百年间在以军事称霸的同时又不断推行文化消息霸权。
美国曾标榜本人不参加瓜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八国联军得到庚子赔款还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看下这笔4.5亿两白银的赔款,美国份额有3200万两(折合2000万美元),每一年能分150万美元。彼时美国年度GDP已达220亿美元,自感因掠夺这点钱而引起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怨恨与抵抗美货,比不上返还少局部以培养“常识上与精神上摆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领”。
1909年美国用庚款树立“留美训练学校”,后改名为“清华学堂”,多年间赞助一些青年留美,当时国粹巨匠章太炎就鞭挞这是“鼓铸汉奸之长策”。这些文教投资造就了一些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能人,也培养了一类亲美常识分子。1949年12月,毛泽东访苏时同斯大林谈到外国在华影响时就说,英国主要投资工商业,美国则在文教事业占主要位置。
意识形状仇视从未隐没
政治斗争很大程度上是经济利益的表现。美国独霸资本集团的经济掠夺剥削,同共产主义党人不同意民族压榨、阶层压榨的理念又有着自然的敌对性。加上其国内没有像欧洲那样呈现过的社会主义运动,百年来美国不断有极激烈的反共思潮。苏联树立后,美国不断拖到1933年才予承认。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例后,美国也在近30年间不予外交承认。同各社会主义国家建交后,美国又选用与平演化政策,其履行的“颜色革新”同共产主义党人保管“红色基因”始终存在尖锐矛盾,有政治脑筋的人毫不可被过去呈现过的“趋同论”所忽悠。
国际风波变幻造成利益冲突时有扭转,美国当权者有时也会适当淡化反共立场。如二战时白宫见德日要挟最大,曾同苏联合盟并给个100亿美元的租借物资。1979年中美建交后,美国一度给予中华人民共和国较宽松的经贸酬金。笔者记得上世纪80年代参加中美军事交流时,美方为拉华抗苏刻意逃避提及“共产主义党”一类辞汇。但苏东剧变后,美国马上又露骨地支持反共势力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搞推翻毁坏,吹牛美国价值观为普世之说并称共产主义思维已“终结”的论调甚嚣尘上。
冷战后的美国政府曾过于骄狂,炸馆、撞机与干扰北京市奥运等行动倒是给过去对美存有空想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恶补了政治课,从背面教育了国人应奋力图发展。进入新世纪不过十年,中华人民共和国GDP就跃居世界第二,美国泛滥精英宣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崩溃论”本身倒走向了崩溃,而“中华人民共和国要挟论”随之泛起。
搬弄是非图谋必然幻灭
当当代界进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共产主义党领导下的中华突起招致西方一些精英凌驾于其余民族之上的优越感幻灭。美国之前几届当局“扭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梦想成灰,难怪当前华盛顿一些政客如蓬佩奥之流气急败坏到了疯狂甚至病态的程度,继贸易战、言论战与军事施压后又瞄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共产主义党来重点攻打。
为了避免引起整体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的义愤,美国反华势力刻意将中共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进行政治拆分,宣称只想颠覆前者。但明眼人都能看到,他们想打倒有着9000多万党员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核心,就是想造成这个国家瓦解或“颜色革新”后的大乱场面,美国寰球霸权位置在多少年内才不被要挟。
有文章说,美国反华政客对华“拆开来打”背后有着美国个别华侨学者在出主见。其实这是早就脱离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而被时代甩下者的臆想,也是江郎才尽的花样。变革开放后国内思维多元化,确有少数人在社交媒体上说着所谓“爱国不等于爱党”的论调。但近些年,跟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突起与崇美崇洋论调日趋受到鄙弃,其诡辩成果已所剩无几。试图靠这类声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制作党群分化,更是“不值一提”。
当今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共产主义党领导下保持与平持重发展势头。中共始终强调民众道路,也使亿万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始终保持团结,美国反华政客再机关算尽也只能徒呼无奈。(作者是军事历史专家、少将)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
央法传媒网”或“央法传媒”或带有央法传媒网和央法传媒的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其版权均属央法传媒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央法传媒网”,否则,央法传媒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
  • 5135617 用户总数
  • 19916 文章总数
  • 2477815 浏览总数
  • 0 今日发布
  • 2081 稳定运行
立即加入

加入央法传媒网VIP,迅速提升知名度,使你的利益最大化,快速获取优质信息和法律专家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