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岛:不满14周岁犯罪不负刑责吗?刑法修改案来了

[岛叔说]不满14周岁犯罪不负刑责吗?刑法修改案来了
昨天,一则信息引发外界宽泛关注——
12月22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员会审议的刑法修改案(十一)草案三审稿规则:“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成心杀人、成心损伤罪,致人死亡或以特别豺狼成性手段致人重伤造成重大残疾,情节顽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该当负刑事责任”。
这是一项严重改动。在此之前,正在一些触及未成年人的恶性案件中,对于“未成年人身份能否该当成为‘护身符’”的探讨屡见不鲜。刑法修改案草案的最新规则,能够看做是对社会探讨的实时回复。
12月21日,全国人大常委员会法工委讲话人岳仲明引见,刑法修改案(十一)草案三审稿进一步完善低龄未成年人犯罪规则。图源:中华人民共和国网

正在今年的刑法修改案(十一)草案二审、三审稿之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的最低刑事责任年龄为14周岁。这也是大局部国家刑责年龄的根本分界点。
普通来讲,刑责年龄确实定,要综合思考相应行为人的“识别才能”与“管制才能”。不同国家基于本国文化、历史、青少年生理发育情况等要素,确定不同的最低刑责年龄。比喻正在日本、韩国、德国、意大利、俄罗斯等国,最低刑责年龄为14周岁;而正在加拿大,这一年龄被设定为12周岁。
设定最低刑责年龄的初衷是维护未成年人,使其免受法律刑责惩罚,予其痛改前非机会。但人们正在实践中发现,设置“刑责门槛”会招致一个问题:一些“低龄犯罪者”毫发无损,受害者渴盼的正义难以伸张。
最近几年来有一些遭到言论宽泛关注的相似案例,如湖南省娄底13岁男孩捅死12岁同窗案、湖南省沅江12岁男孩弑母案、大连13岁男孩杀害10岁女童案等。
正在这些案件中,嫌疑人年龄虽低,犯罪手段却极其豺狼成性,案件性质极为顽劣。但最终,他们均因未满14周岁,未被追查刑事责任。
这引发了社会争议:明明是《未成年人维护法》,怎样就成为了坏小孩的“维护伞”呢?同样是未成年人的受害者,他们的权利如何维护?
所以,2019年全国两会时期,有30余名士大代表联名提交了对于修订《未成年人维护法》的议案,倡议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责年龄下限降低至12周岁,同时倡议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需为性质极其顽劣的犯罪状为承当刑事责任。
2018年12月,湖南省沅江12岁男孩吴某正在杀害母亲后被安顿正在一家子宾馆里。图源:

有人说,“坏小孩”虽坏,但从法律上讲,他仍是个小孩,拥有不同于成年人的身份,调低刑责年龄,能否过于刻薄?
这类论调站不住脚。现实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儿童权益条约》的批示国——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对于保证儿童权益且具备法律束缚力的国际性商定。这象征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解决未成年人犯罪问题,需遵照“儿童利益最大化”准则。
不断以来,对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体系都保管“教育为主、惩罚为辅”,但惩罚为辅不等于不予惩罚。假如法律对罪状轻重有别的未成年人厚此薄彼地予以维护,假如未成年人犯罪作恶,甚至成心伤人、杀人均可以因年龄不足而免去一切刑责,这将构成错误的示范效应与行为导向。
同时,对极少数手段豺狼成性、影响顽劣的犯法犯罪未成年人从轻处罚甚至免责,有纵容犯罪的嫌疑,达不到对更多守法未成年人进行维护的目的。因而,一刀切地不追查未成年人犯罪者刑责,能够说是宽纵犯罪性质顽劣的未成年人,使所有未成年人权利受损。
2014-2019年未成年人犯罪情况(图源:《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2014—2019)》)

这次刑法修改案拟将最低刑责年龄从14周岁降到12周岁,通过了相关部份长期论证及充沛调研,有着大量数据撑持。
今年6月,最高检公布《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2014—2019)》,此中显示,未成年人犯罪数目正在延续多年下降趋稳后有所上升;2018年,北京市市一中院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庭公布《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白皮书(2009.6-2017.6)》,此中提出,“依据8年来未成年人犯罪的情况看,犯罪年龄低龄化,是当前青少年犯罪比较突出的特点”。
因而,若无相应的刑事惩治,不足以震慑那些手段豺狼成性、结果重大、影响顽劣的14周岁如下未成年人刑事犯罪,这也是刑法修改案出台的初衷。
通过调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责年龄构成了“三元模式”——
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该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成心杀人、成心损伤致人重伤或许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纵火、爆炸、投放风险物质罪8种重大犯罪,该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成心杀人、成心损伤罪,致人死亡或以特别豺狼成性手段致人重伤造成重大残疾,情节顽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该当负刑事责任。
可见,刑法修改案对最低刑责年龄的调整非常审慎。一是对实用新规的犯罪状为做了细致规则;二是明确正在顺序上需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两者缺一不成。
2014-2019年受理审查提起诉讼未成年人涉嫌主要罪名走势图(图源:《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2014—2019)》)

当然,只管法律修订还不够。未成年人维护与预防犯罪是一项综合管理的系统工程,还需构建维护与预防的一体化机制。
有专门担任未成年人案件的检察官对岛叔示意,防患于未然最重要,也最艰难。一旦未成年人的某些触法行为缺乏有效司法干涉,就有可能招致其进一步滑向犯罪深渊,“小咎不究,终至重罪”。
但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犯罪干涉系统尚不完好,未成年人罪犯回归社会系统还不够成熟。除了牢狱与学校以外,咱们还需树立更多过渡性质的中间地带,如少年犯矫治中心、平安训练中心、儿童之家等专门矫治教育机构。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订草案还授权国务院出台专门学校建设与专门教育的详细方法,明确专门教育指点委会的组成与工作,对有重大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就读专门学校的有关顺序进行完善。
明确刑责和预防犯罪是一体两面的事。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理想的状况是该宽则宽、当严则严,宽严相济、罚当其罪,教育与挽救大多数,冲击极少数。经过惩戒,让他们敬畏法律;经过矫治,让他们学会做人。
惩戒与矫治,缺一不成。
文/巴山夜雨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
央法传媒网”或“央法传媒”或带有央法传媒网和央法传媒的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其版权均属央法传媒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央法传媒网”,否则,央法传媒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
  • 5135617 用户总数
  • 19916 文章总数
  • 2476810 浏览总数
  • 0 今日发布
  • 2080 稳定运行
立即加入

加入央法传媒网VIP,迅速提升知名度,使你的利益最大化,快速获取优质信息和法律专家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