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热议改善收入分配:住房租赁将开始效,农业转移人口是关键

12月19日,在第二十二届北大光华新年论坛上,多位专家围绕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发表了意见与建议。
专家们指出,现在居民收入分配偏低导致无法挖掘消费潜力,收入不平等程度依然较高,但差距并没有加剧恶化,过去几年间不同收入水平群体的收入增速基本同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产业格局调整,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将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同时住房租赁建设也将进一步提高居民自由支配收入。
收入分配虽不平等,但增速基本同步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指出,现在整个收入分配方面存在两个大问题:国民收入分配中居民收入占比偏低,而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依然较高。
“我国人均GDP已超过1万美元,其中可支配收入只有3万元币,基本上占43%,而美国是63%。可支配收入分配偏低,导致居民在消费方面的潜力意愿没有完全挖掘出来。与此同时,分配不公平程度虽然没有再加剧,但是水平仍比较高,收入分配的不平等不利于促进消费。”刘俏称。
对于收入分配不平等,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陈玉宇从另一角度进行了解读,他觉得过去7年不同收入水平群体在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上保持了基本同步,这是件好事,很难得。
“中华人民共和国60%的人口只占国民收入30%的份额,这听上去似乎令人沮丧,但实际上他们的收入基本上能以人均GDP增速的水平在增长,这是件好事。如果能持续下去,我们可预见在12、13年后,近9亿人的真实可支配收入会翻一番,近4亿人的家庭将迈入可以购买汽车的行列。”
陈玉宇表示,以前高收入增长快,低收入增长慢,近七年来高收入、中等收入和低收入的增速基本差不多,尽管今天收入分配格局虽然还存在挑战和负担,但同时也有着巨大的潜力。
陈玉宇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要保持制造业一定程度上的份额稳定,取决于如何扩大内需,取决于低收入人口的收入增长。
“全国还有60%人口处在低收入阶段,他们的消费结构大约滞后于高收入人群15年到20年。伴随着持续深入改革,收入持续增长,他们未来会对工业制造品和家用产品产生大量需求。”
陈玉宇表示,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将有大批农业转移人口进入城市生活,在拉动内需的同时,提升收入能力,从而改变收入分配格局。
农村转移人口是改善收入分配的重要因素
“201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大概是27%的人口贡献了7.92%的GDP,到2035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之后,基本上农业GDP占比会降到3%-4%,就业人口最多到6%,这就意味着未来15年,将会有20%的人口发生跨地区、跨行业的重新配置。”
刘俏表示,由于城市能提供新兴产业的就业机会,未来将有近4亿农业转移人口会寻求在城市生活,解决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是当前和未来很重要的议题,关乎到产业变迁和收入分配。
在刘俏看来,农业转移人口会集中到核心城市群和有发展机会的都市圈里,如何完成这种史无前例的劳动力配置和人口迁移,还有很多的基础性工作要做。
“他们去什么地方?住在哪里?这些问题在未来需要通过商业模式创新、思维模式创新的具体改革来促成。目前推进租赁住房等话题的讨论和研究,也是想使农业转移人口真正实现市民化,通过这种方式形成新的发展格局。”
刘俏表示,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定居之后,他们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是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格局形成的前置条件。
“未来5到15年,我们将看到历史上最大的城乡协同和互动,大面积的劳动力重新配置,在这些背后,相应的金融服务体系、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将会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未来很重要的经济社会发展动力。”刘俏称。
租赁住房建设将提高居民自由支配收入
“居民可支配收入并不完全是居民钱袋子的大小,可支配收入中,居民至少还要支付最基本的生存支出,包含基本的住房支出和食品支出、偿还银行的贷款,这些都无法自由进行消费。国际通行的对于居民钱袋子的衡量概念是‘自由支配收入’。”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助理教授张宇表示,居民自由支配收入,即支付基本生存支出、偿债支出后可支配收入的存余,需要量化测算。
“北京市2019年的人均GDP有16万元币,然而北京市2019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不到7万,是人均GDP的41.3%。可以想象在北京,像我这样的居民,购房的压力、偿债的压力会使自由支配收入远远低于41.3%。”
张宇表示,住房问题是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主要堵点。居民的钱袋子受限于住房市场,使得牵引供给的需求无法有效形成。房价上涨限制了未购房居民的消费力,而租房市场对此开始到了有利的缓冲作用。
张宇表示,在需求牵引供给上面,还有很大空间可以拓展。“如果扩大的自由支配收入,做大中等收入群体,就可以夯实中等收入群体的购买力。”
谈及租赁住房建设怎么样提高居民的自由支配收入,张宇表示,要通过增加租赁住房的供给,降低满足基本居住需求所需要付出的住房支出,以此提高居民自由支配收入,增加需求牵引供给的空间。
“这并不是说住房支出越低越好,而是说在居住质量不发生改变,管理水平不发生改变的时候,住房支出的上涨不利于我们增加自由支配收入。”
张宇表示,房地产行业需要更加精细化,租赁住房建设能够带来更多、更好的商品和服务,以缓解人口聚集带来的经济活力与房地产上涨过快之间的矛盾,为提供更多、更好的商品和服务供给。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
央法传媒网”或“央法传媒”或带有央法传媒网和央法传媒的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其版权均属央法传媒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央法传媒网”,否则,央法传媒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
  • 5135617 用户总数
  • 19916 文章总数
  • 2475787 浏览总数
  • 0 今日发布
  • 2076 稳定运行
立即加入

加入央法传媒网VIP,迅速提升知名度,使你的利益最大化,快速获取优质信息和法律专家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