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区疫境下的清明节:少了繁华 多了怀念
中新社香港特区4月4日电 ( 索有为)4月4日清明节,香港特区很多市民到坟场或骨灰存放场合拜祭祖先。疫境下的祭日,虽少了往日的繁华,但沉淀着的怀念却不降而增。
香港特区特区人民政府政务司司长张建宗在网志中提示市民,在复生节及清明节长假期外出活动或扫墓时,时辰保持警觉,恪守社交间隔法子与戴上口罩,尽量防止到人多挤迫的地方,如市民漫不经心,疫情在假期后大有可能反弹,令抗疫效果付诸东流。
在将军澳华人永远坟场,早上即有市民陆续上山扫墓,民安队在场帮助维持秩序。有团体布置电动汽车服务,接送尊长及举动不便人士等左右山。很多市民一早徒步上山,带同烧猪、香烛、冥镪等祭品拜祭祖先。
在冷冷清清的地铁中,也可见到有年青人手捧一束白菊前往致祭。有市民说,在4人限聚令下,只能和家人离开4人一组上山,不可以会餐,不像往年般繁华。
不过,售卖扫墓祭品的商户则估计今年生意比去年添加一成,缘由是市民在疫情要挟下,心愿烧多点祭品给先人,期求全家平安“免疫”。
还有局部市民则因未能回内地祭祖,只能在家里面中拜祭先人。香港特区潮属社团总会的陈少华用一首《辛丑清明又无归》的律诗来表白怀念及愧疚。他在诗中写道:清明次第不归时,风木衔情寄苦悲。墓冢梨花沾泪迹,枝头夜雨结霜姿……涧水清流筛掉叶,逐波戏浪映残诗。(完)

⚠️
央法传媒网”或“央法传媒”或带有央法传媒网和央法传媒的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其版权均属央法传媒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央法传媒网”,否则,央法传媒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